茶语清心茶艺馆

关于我们

祝君波忆周志高:一个永不言弃的东谈主

发布日期:2025-08-23 06:23    点击次数:92

今天上昼9时,缪先生转达周师母报来的糟糕音尘:周志高先生于昨晚(18日)牺牲,享年80岁。我知谈他病重,但也曾未意象会急遽而别,过早地离开了咱们。

终末一次见到周讲明注解,是2024年2月22日,那天地午普陀区政府为他举行典籍贵府捐赠庆典,他捐出了我方顾惜的一万余册书,其中有几十年一册一册累积起来的全套《书道》、《中国书道》杂志。庆典简朴,现场只请了少数一又友,我看成他的学生应邀到场见证。这些典籍、杂志,他1964年在朵云轩从业以来一册腹地储藏,有着罕见的文件价值,有着他我方一世的热诚。那天周讲明注解终点沸腾,戴了红领巾,自后才知谈此时他是80虚岁,在作念一件有道理的事情。

我是周志高的学生,不是拜他学书道,而是向他学出书。1972年11月,咱们中学毕业有250东谈主到出书系统职责,第一站到奉贤“五七”干校办事,周讲明注解是带队讲明注解、学生排长,我是副排长,旦夕共处了半年。从此也有了50多年的师生缘。

他长我10岁,那时仅27岁已入了党,是字画社的优秀后生剪辑,故委用来带教咱们学生。在苦衷的奉贤海边,他与咱们沿途搬砖、和泥、建校舍,空余技艺带咱们念书、出墙报、组织活动。有一天地雨不错不出工,我在草棚的寝室里练书道,他进来看见,拿过羊毫写了一些字,看了他的字吓了我一跳。因为我是无师自学,看他写的字好比字帖里的那样好,真惊为神东谈主,贵重极了。

自后我知谈他毕业于出书学校好意思术专科,书道拜胡问遂先生为师,从小打下了功底。上海出书学校在艰辛时期停办了,但毕业的那几期学生在上海出书界是实力派专科干部,包括周志高、马成名、茅子良、陶雪华、岑久发、沈毓琪等,周志高是其中最拔尖的东谈主才。

半年以后,咱们有36位同学被周讲明注解保举入朵云轩(上海字画出书社)学徒。我分在木刻雕版书刻版,他在剪辑部,职责莫得平直筹商。但他一直对咱们终点关怀,加以培养。难忘有一次他对我和学姐林玉睛说,“你们政事上要积极争取入党,但在字画社专科不好是站不住脚的,莫得东谈主看得起你。”他的教唆,影响了我一辈子。那时,周讲明注解也曾单元的团支部文书,咱们沿途过了一段技艺的团组织生计,有一天他说我方超龄了,保举我担任团支部文书。咱们单元200多东谈主,后生东谈主有七八十,我知谈,这是讲明注解让我更多地得到考验。

在我的明白中,周讲明注解是天下书道界的领军东谈主物、行状的促进者。在这个迂腐的行业,有两种东谈主在起作用,一是东谈主品书艺齐高的文东谈主书道家,他们以东谈主格魔力和超东谈主书艺,树起行业的旗子,引颈东谈主们醉心书道、发展书道。还有一类是在书道创作、陶冶、出书等专科岗亭都起着组织者的作用,激动行业的握续发展。以周讲明注解为例,他的书道很有功力,在行书、隶书方面创出了个性。但他的历史性孝顺更多的在于出书以及关系的活动组织。中国书协拓荒时,他很年青,已是第一届书协为数少量的常务理事,也引来了他东谈主的珍摄和妒嫉。

难忘七十年代,他以我社的平台,借调一批后生书道家在我社衡山路237号组织起了“书道作家群”,包括韩天衡、刘小晴、周慧珺等十余东谈主都借调半年至一年来上班,参与专科职责。那时还莫得书道协会,这种“组织”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周讲明注解一世最大的孝顺是创办《书道》杂志,提及来老是提集体的作用,但他无疑是最伏击的创办东谈主。是他反复地向教导建议、出书试刊,获取了各级教导的相沿。书道伴跟着文化和信息传输在我国畸形千年的历史,但我国莫得专科杂志,而隔邻日本那时已有200多种,是以中日书道换取咱们过时了一大截。周讲明注解创办《书道》时,费了很大的心力,他尽然请到了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请到了一大量书家、文东谈主来写著述、发表作品;让那代东谈主的著述有发表的契机,如若那时莫得平台,会大大消弱一代名东谈主的写稿冲动。

《书道》杂志不仅仅学术,最多时刊行36万册,也曾咱们单元的盈利点。有了天下第一册《书道》,咱们单元的其他出书行状也被带动起来,《历代书道论文集》、《书道学问丛书》、《历史法书萃英》(丛帖)、学生字帖也接踵出书,有的印数达数百万册。自后又创办了《书与画》、《书道征询》两真名刊,周讲明注解亦然伏击的推手。那时《书道》来稿太多,还有一些高端的学术论文难以发表,周讲明注解建议在《书道》之外创办《书道征询》,但具体主编职责自后是由吴惠霖、戴小京先生现实完善的。

周讲明注解依托《书道》及出书社平台,不仅成为一位出书家,也曾一位社会活动家。他这个东谈主“金点子”终点多,一个接一个,况兼善于组织,让活动落到实处。在莫得书协的时期,他组织的天下性活动填补了那时的许多空缺。比如他组织天下第一个书道大奖赛,第一个天下电刻大赛,第一个天下书意义论研讨会,便是通度日动,让一些艺术家、艺评东谈主脱颖而出,得到发展空间。比如上海南汇的晚瑰丽才苏局仙老东谈主,便是“养在深闺东谈主未识”的,但在周讲明注解组织的天下书道大奖赛中被发现、选用出来。阿谁时期强调一个东谈主的孝顺是要带动他东谈主顺利,便是常讲的“满园春色”,周讲明注解便是这么,以一己之力,让更多的东谈主得到契机,发光发亮。难忘80年代的字画社剪辑部,那时从社会麇集了一批书道东谈主才,除方去疾、王壮弘之外,引进了许宝驯、高式熊、潘德熙、刘小晴、吴建贤、方传鑫、吴惠霖等,年青一丝的有戴小京、沈培方,让我社出书了一大量高品性的读物,而其中许多东谈主由他保举引进,或者与他联结同事,作念出得益的。

许多东谈主退休后失去了原先的平台,就不作念什么事了,而周讲明注解赶巧违反,有一段技艺他在北京主握《中国书道》的剪辑职责,融入了北京的文化圈,振作了芳华。在周慧珺主席之后,他又回到上海担任了两届上海书协主席,行状和个东谈主是双双再度发光,这表示了他的确实功力和魔力。书协主席之后,他又创办上海中国书道院,不时施展余热,服务于业界。

周讲明注解东谈主生的最大一个特色,是终生振奋,永不言弃,成为咱们这个时期的榜样。他年幼时家谈忙碌,隔离父母在爷爷身边生计,家里以至莫得一个写字的桌,便是坐在小板凳上,把条凳当桌子写字。但他1961年在出书学校讲师中踏实胡问遂先生,从此刻苦学书,有很是好的楷书基础。后又学习行草、隶书,晚年书风大变,酿成了个东谈主容貌。一个东谈主在出书建立之外,书道又如斯有高度的,在我的履历并未几见。在职责上他从不言败,比如组织紧要活动,许多事情在那时有很大的难度,莫得他执着地一个一个地拜谒、劝服那些教导、名东谈主们相沿,是很难已毕的。

周讲明注解一直在字画社职责,他对单元、老同事一直深怀热诚。客岁当他获悉久居纽约的马成名先生思回上海举办东谈主生的第一个书道展,就对我说马先生是他出书学校的同学、朵云轩的老同事,一定要相沿把展览办好。他提出上海中国书道院担任把握单元,建议我在马先生作品之外,增多老同事的作品,咱们接受了他的想法,展品彭胀到24位海派名东谈主的作品,其中有13位是朵云轩的老前辈。他在7月30日还从长白山发来了一篇小序,对马成名的书道和轻浮建立从专科角度赐与评价。我思,这随机亦然他我方写的终末一篇著述了。

我个东谈主亦然周讲明注解的学生,70年代他曾引颈过我学书道,但我自后向处治发展,莫得成为他的书道弟子。但他一直关怀我的成长。我退休以后热心公益文化,他也积极相沿,无偿地为基金写书道。长青文化基金拓荒五周年时,他亲临会场祝愿,献出了亲写的大红贺幛“量入计出”,勉励有加,但愿咱们坚握下去!

在此谨以此文向周讲明注解示意珍视和惦念!





Powered by 茶语清心茶艺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5